生态文明研究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帮助中心
首 页
期刊介绍
顾问编委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微信号:uesjournal
期刊检索
全部年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0 年
全部期
No.1
No.2
No.3
No.4
关于本刊
主管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单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创刊时间
:2014年9月
邮发代号
:82-247
国外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国外代号
:BM2001
国内刊号
:CN 10-1979/C
国际刊号
:ISSN2097-454X
首页
>
期刊目录
关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哲学思考
作者:
张志强
[摘要]
生态文明是解决传统工业化模式带来的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本出路。如何在现有新古典环境经济学之外,走出一条新的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自主知识体系的经济学模式,我觉得这一努力非常重要。在基于现有标准经济学产生的传统环境经济学背景下,还有没有可能摆脱标准经济学里面基本的哲学预设,找到跟生态文明状态配合的一种经济学研究方式,我觉得这是构建生态文明自主知识体系研究中特别重要的初衷,也是尝试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全文
[
PDF
337235.0 MB ] 2024.2 (11):22-23 浏览( 267 )
引领生态文明研究方向和学术前沿——《生态文明研究》发刊词
作者:
张永生
[摘要]
创办一本高水平的生态文明研究专业学术期刊,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紧迫任务。2024年1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主办的原《城市与环境研究》期刊,更名为《生态文明研究》。2024年4月,《生态文明研究》正式发刊。
全文
[
PDF
419732.0 MB ] 2024.2 (11):1-2 浏览( 1065 )
全球60个新兴经济体2010—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数据集
作者:
清华大学关大博讲席教授团队
[摘要]
构建科学的二氧化碳核算体系是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低碳发展的基石。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增长源之一。但是,当前仍缺乏全面、细致以及统一的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清单,导致相关的减碳技术、资金、政策等研究难以开展,从而制约了新兴经济体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相关低碳发展规划的制订。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编制了2010年至2020年60个新兴经济体全口径、全透明、可验证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清单。该清单详细核算了分能源类型、分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数据,具有长时间序列、行业统一等特征。该清单旨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对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数据的全面分析不仅能更加科学、客观地评估减排效果,还能落实全球盘点和预测未来碳排放趋势,有效推动新兴经济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全文
[
PDF
1510204.0 MB ] 2024.2 (11):114-124 浏览( 1146 )
环境司法强化如何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基于环保法庭设立的证据
作者:
刘和旺 罗勇 郑世林
[摘要]
法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保障。以环境司法护航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从2007年开始我国陆续在中级人民法院设立环保法庭,本文利用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研究环境司法强化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研究发现:(1)环保法庭的设立大约降低了28%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61%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且之前二氧化硫排放较高地区的降碳效果更为明显,即环境司法强化存在减污降碳协同效应。(2)异质性检验表明,在法律环境水平较高和经济增长压力较大地区,环保法庭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更为显著;在非资源型城市,环保法庭的降碳效果更为显著。(3)机制检验发现,环保法庭会通过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和公众环保参与,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4)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司法专门化建设而非司法去地方化,是引起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期望为中国环境司法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提供经验支撑和政策启示。
全文
[
PDF
1828095.0 MB ] 2024.2 (11):100-113 浏览( 1125 )
环保司法信息公开与企业绿色创新——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
作者:
华秀萍 尹航 程思睿 赵刚
[摘要]
环保司法信息的公开会影响企业的绿色创新决策。作者以2013年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线为背景,使用海量裁判文书文本数据,通过文本分析识别了环保裁判文书,并统计了各地级市首次披露环保裁判文书的情况,以此作为准自然实验,探究在更加透明的司法信息披露之下环保相关裁决的公开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绿色创新水平。研究发现,环保裁判文书的披露,对于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通过提升企业高管环保认知以及增强政府环境监管压力这两个途径作用于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异质性研究表明,环保裁判文书的披露对具有较低政企关联、位于较高绿色关注度地区以及融资约束较低上市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有更显著的提升。此外,环保裁判文书的披露对于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显著提升,不仅体现在绿色专利数量的增长上,也体现在创新质量和创新效率上。本文丰富了探究环境规制如何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相关文献,为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绿色生产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政府引导和监督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全文
[
PDF
2775641.0 MB ] 2024.2 (11):81-99 浏览( 1042 )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能够促进包容性绿色增长吗?——基于创新路径的理论...
作者:
周小亮 吴洋宏 宝哲
[摘要]
包容性绿色增长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和具体形式。作者界定了财政支出结构按功能性分类的研究视角;并对财政支出结构影响包容性绿色增长、通过创新路径影响包容性绿色增长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说;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能够促进包容性绿色增长,财政支出结构异质性功能支出会通过创新路径对包容性绿色增长产生差异化影响。其中,经济性支出会抑制创新进而阻碍包容性绿色增长,社会性支出和生态性支出会促进创新进而推动包容性绿色增长,维持性支出的实证结果并不稳健。文章提出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视生态性支出和鼓励创新的财政投入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全文
[
PDF
2065572.0 MB ] 2024.2 (11):64-80 浏览( 1188 )
产业关联是否能有效减少碳排放?——以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关联互...
作者:
卢雨婷 黄茂兴
[摘要]
产业间的关联互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同时会带来碳排放的增加。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对中间品供需及高科技信息承载的贡献程度,将其划分为生产服务业和创新服务业,研究这两类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关联分别对减少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并从产业间供需关系出发,进一步研究这两类服务业对制造业关联的前向情形和后向情形分别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生产服务业对制造业关联度与碳排放之间呈倒N型关系,创新服务业对制造业关联度与碳排放之间呈U型关系。其次,能源消费规模会抑制产业关联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有助于增强产业关联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结合考虑产业间供需关系,在生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前向关联与碳排放关系中,能源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的中介抑制作用均较弱;在创新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后向关联与碳排放关系中,能源消费结构的抑制作用也较弱。据此,从推进多元服务业协同发展方面提出尽早达到“碳排放”拐点的政策建议。
全文
[
PDF
1979855.0 MB ] 2024.2 (11):47-63 浏览( 1071 )
绿色信贷政策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作者:
徐江旻 蔡恒
[摘要]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本文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实证检验了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非污染性行业的企业,绿色信贷政策显著提升了污染性行业的企业(以下简称“污染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和规模。机制分析表明,一方面,绿色信贷政策提高了污染企业的信贷约束,抑制了其在国内市场的生产性投资,从而激励其拓展国际市场;另一方面,绿色信贷政策通过激励约束机制,倒逼污染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从而提高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研究还发现,信贷约束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直接负面影响并未占据主导。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政策效果主要集中在行业竞争度高、行业科技含量高、管理层有海外背景的分组中。进一步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政策提高了污染企业的利润率和海外营收规模,但并未显著改变整体营收规模。本文的实证结果丰富了绿色信贷政策经济后果研究,并阐明了中国绿色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之间相互促进的重要含义。
全文
[
PDF
1953481.0 MB ] 2024.2 (11):31-46 浏览( 1158 )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构建中国自主生态文明知识体系
作者:
安黎哲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全文
[
PDF
523199.0 MB ] 2024.2 (11):28-30 浏览( 1088 )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作者:
黄群慧
[摘要]
2023年9月7日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之后围绕着新质生产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4年2月2日,第1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最新进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对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全文
[
PDF
484569.0 MB ] 2024.2 (11):26-27 浏览( 1130 )
1
2
您是第 3014956位访问者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7号《生态文明研究》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博渊星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电话:010-6336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