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城市宜居性通过供给侧要素推动和需求侧市场拉动两条路径促进城市创新发展。基于2012—2022年中国286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自然宜居性、社会宜居性和人文宜居性共同构成的城市宜居性,对城市创新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该结果在替换变量、剔除重点城市以及考虑内生性问题的稳健性检验中仍然成立;第二,城市宜居性通过要素推动和市场拉动促进创新发展,即通过供给侧的劳动要素、研发要素、创业资本要素积累和需求侧市场规模、市场结构的提升,间接促进创新的增加;第三,基于以平均工资为门限变量的门限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城市平均工资所代表的宜业性,使宜居性对城市创新发展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即随着平均工资越过门限,宜居性对城市创新发展的正向影响增强。未来,着眼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城市现代化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需要从自然、社会和人文环境三个方面加强城市宜居性建设。同时,还需要注重创新要素的吸引和培养,加强创新技术培养和消费环境打造,重视城市宜居性和宜业性的协同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