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研究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帮助中心

期刊检索

关于本刊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创刊时间:2014年9月
邮发代号:82-247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国外代号:BM2001
国内刊号:CN 10-1979/C
国际刊号:ISSN2097-454X
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标题: 生态文明视域下蓝碳发展的共富效应研究:基于分工演进的视角
英文标题: Research on the Common Prosperity Eff ect of Blue Carbon Development und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 Perspective from the Evolution of Division of Labor
摘要:

在 “双碳” 战略与共同富裕目标协同推进的新发展格局下, 蓝碳经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其生态价值转化机制亟待理论突破。 本研究以海洋碳汇产业为切入点, 系统揭示生态发展影响收入分配的路径, 为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提供实证支撑。 利用 2001 年至 2021 年 A 股上市企业数据, 结合地区分行业劳动收入相关数据, 本文刻画了农林渔牧业行业内部的劳动收入差距以及农林渔牧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劳动收入差距, 并以此为基础从产业内与产业间的双重视角实证检验了海洋碳汇发展对劳动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与影响路径。 证据显示, 发展海洋碳汇, 可以同时缩小行业内以及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发挥收入均衡效应。 进一步地, 本文基于分工演进理论, 探究海洋渔业碳汇发展下碳汇相关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及绿色演进, 从分工促成的劳动专业化、 专业多样化、 迂回化生产和经济组织化以及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等内生路径探讨协同实现绿色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蓝色力量。 在海洋强国战略指引下, 应着力构建 “蓝碳经济 - 生态保护 - 民生改善” 的良性循环。

作者: 杨莉莎,张春兰,黄蓉蓉
英文作者: YANG Lisha, ZHANG Chunlan, HUANG Rongrong
作者单位: 杨莉莎, 华侨大学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 邮政编码: 361021; 张春兰,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邮政编码:611130; 黄蓉蓉,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邮政编码: 362021。
期刊: 生态文明研究
年.卷(期):页码 2025.3 (12):71-86
中图分类号:
文章编号:
关键词: 海洋碳汇 收入差距 均衡效应 分工演进 共同富裕

欢迎阅读《生态文明研究》!您是该文第19位读者!

您是第 3489416位访问者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7号《生态文明研究》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