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作为保护修复生态环境、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重要制度安排,探究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应对于进一步释放区域生态“红利”,分好经济“蛋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设立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05—2022年广东省57个县域单元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在使用超效率SBM-Malmquist指数模型,准确测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基础上,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首先,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设立显著促进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提升,这一影响在经过一系列检验后依然成立。其次,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通过发挥补偿激励效应、结构调整效应、价值增值效应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最后,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促进作用在粤北县域更为明显,而在珠三角等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县域中并不显著。区域产业基础是影响生态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发挥市场规模效应、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有助于政策效应的充分释放。研究结论为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可持续性实施,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抓手,促进城乡与区域、生态与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