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研究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帮助中心
首 页
期刊介绍
顾问编委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微信号:uesjournal
期刊检索
全部年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0 年
全部期
No.1
No.2
No.3
No.4
关于本刊
主管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单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创刊时间
:2014年9月
邮发代号
:82-247
国外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国外代号
:BM2001
国内刊号
:CN 10-1979/C
国际刊号
:ISSN2097-454X
首页
>
期刊目录
中国式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作者:
杨开忠
[摘要]
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胸怀天下、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生态兴则文明兴”。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进步潮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关切,涌现出了中国式、西方式等不同生态文明建设道路。西方式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以生态现代化为特征。与此不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中国式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则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灵魂和遵循。有比较才有鉴别。中国式和西方式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对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为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怎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在何处建设生态文明、谁来建设生态文明等基本问题的回答不尽相同。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要义,系统把握中国式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应当弄清楚中国式和西方式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区别。
全文
[
PDF
749350.0 MB ] 2022.4 (9):3-7 浏览( 1351 )
坚定不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作者:
高世楫,王海芹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份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随着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日益加剧,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全文
[
PDF
801328.0 MB ] 2022.4 (9):7-12 浏览( 1250 )
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作者:
袁红英
[摘要]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作出明确阐释。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五大特色之一,又是本质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发展前置条件摆在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位置,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理论指南。新时代十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绿色发展深入人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行动自觉。
全文
[
PDF
799082.0 MB ] 2022.4 (9):12-17 浏览( 1277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成逻辑、理论特质与实践进路
作者:
邬晓燕;张悦冉
[摘要]
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生命共同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范式,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生发于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生态短板与省思,滋养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涵养与智慧,放眼于全球生态治理的交流互鉴与思维融通,其理论蕴涵和实践指向彰显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参与性与引领性、整体性与协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辩证的理论特质。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必须增强思想定力、凝聚实践合力、激发制度活力、提升话语能力、强化价值引导力。正确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成逻辑、理论特质与实践进路,对克服全球生态困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
[
PDF
1540822.0 MB ] 2022.4 (9):18-29 浏览( 1325 )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及其路径选择
作者:
胡春立,赵建军
[摘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复归、对多种现代化模式的反思、对我国主要矛盾变化把握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抉择,在理论层面上具有科学性与优越性。实践层面,文明、现代化与技术的协同关系表明,技术是推进文明演进与塑造文明形态的重要力量,无论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局限性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越性,均需从技术的视角深入分析。从自然技术、社会技术、抽象技术的维度全面构建绿色技术体系,对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发展需求,解决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等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
[
PDF
1496425.0 MB ] 2022.4 (9):30-40 浏览( 1304 )
消费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为例
作者:
黄庆华,向静
[摘要]
“消费升级”是长江经济带乃至我国城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采用SBM函数和ML指数测度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以此来衡量经济质量发展水平,进而构建模型实证检验消费升级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下游地区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领先,上游次之,中游最低。(2)消费升级既可直接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间接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3)消费升级对下游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影响作用最大,其后依次为中游城市和上游城市。最后,本文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协同做强消费市场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全文
[
PDF
1829593.0 MB ] 2022.4 (9):41-59 浏览( 1313 )
生态补偿减少了PM2.5污染吗?——基于PSMDID的检验
作者:
王素凤,方晖,焦建玲
[摘要]
近年来,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逐渐成为地方政府降低PM25污染的重要举措。理论上,补偿办法实施能够促进各地开展污染减排,进而改善空气质量。作者将2018年以前山东、湖北、河南和安徽四省发布《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视为政策冲击,以山东等七个省份97个地级市(省辖市)2015-2019年的环境经济数据为样本,借助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研究发现,生态补偿办法能够有效降低PM2.5污染水平;加入虚拟变量与解释变量交互项的回归结果显示,生态补偿政策通过作用于经济增长和城市规模产生了显著的间接减霾效应。进一步借助连续型DID验证了生态补偿标准对PM2.5污染的抑制作用。根据实证结果,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并优化补偿标准,发挥经济增长、人口政策和产业政策等配套措施的协同减霾作用,是完善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全文
[
PDF
1815018.0 MB ] 2022.4 (9):60-76 浏览( 1321 )
投入数字化对工业碳排放强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作者:
杨丹辉,胡雨朦
[摘要]
数字化绿色化融合是加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工业是中国碳减排的重点领域,本文基于2002—2018年中国工业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分别测算出投入数字化水平和工业完全碳排放强度。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投入数字化对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投入数字化显著促进了工业强度减排,不同来源的投入数字化对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数字化服务投入相较于数字化产品投入对降低工业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更突出,同时投入数字化对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表现出行业异质性特征。为此,应将数字化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强化技术减排和结构减排,开发差别化的数字化低碳解决方案,促使数据要素投入和数字技术应用持续有效赋能中国工业绿色发展。
全文
[
PDF
1970724.0 MB ] 2022.4 (9):77-93 浏览( 1302 )
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与碳中和协同演进研究
作者:
李曼琪,陈少强
[摘要]
城市是推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主体。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其碳中和进程与潜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线与进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深入认识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与碳中和进程相对趋势变化的异质性,对差异化的碳中和政策和战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弹性系数法考察2000—2020年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与碳中和的时空演化进程,根据其相对演化趋势将城市分为四种类型;基于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得到特征重要性排序,刻画不同类型城市的典型社会经济特征;使用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经济与碳中和发展趋势的核心影响因素;最后综合不同类型城市的时空演变和社会经济特征,围绕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国内外碳中和先行城市经验,提出实现经济发展与碳中和协同演进的路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经济增速总体上放缓,但与碳中和的差距在加速缩小;201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城市逐步实现经济与碳中和协同发展,空间上呈现出由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推进的趋势;近年来部分城市尤其是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开始缺乏经济增长动力,或趋近或背离碳中和,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部的部分地区。不同类型城市具有较为鲜明的时空分布、社会经济和资源禀赋特征,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制定多元化、差异化的碳中和路径,并积极探索区域性的碳中和协同战略。
全文
[
PDF
2434859.0 MB ] 2022.4 (9):94-110 浏览( 1259 )
1
您是第 2764166位访问者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7号《生态文明研究》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博渊星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电话:010-6336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