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研究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帮助中心
首 页
期刊介绍
顾问编委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微信号:uesjournal
期刊检索
全部年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0 年
全部期
No.1
No.2
No.3
No.4
关于本刊
主管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单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创刊时间
:2014年9月
邮发代号
:82-247
国外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国外代号
:BM2001
国内刊号
:CN 10-1979/C
国际刊号
:ISSN2097-454X
首页
>
期刊目录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nbs...
作者:
宋迎昌
[摘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学术探讨和地方实践由来已久,但进展缓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旨在从战略高度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共识形成,解决多年存在的区域发展差距大、北京大城市病突出和区域雾霾污染严重等问题。统筹协调、层层推进,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确立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这些战略措施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关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重视经验借鉴和跟踪研究;二是要继续细化非首都功能疏解方案;三是要对雄安新区全新的建设模式进行顶层设计;四是要研究制定统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通州城市副中心及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的一揽子政策。
全文
[
PDF
1060.0 MB ] 2017.2 (4):3-15 浏览( 3665 )
中国大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层级与方阵
作者:
倪鹏飞 王雨飞 丁如曦
[摘要]
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测度是个重要问题。基于新发展理念,遵循发展水平测度的相关原则,作者构建了由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绿色生态、开放互联和基础设施等六个分项组成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国家颁布的最 新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对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69个样本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全国大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极化现象较为严重;从层级看,样本城市可大致分为四个方阵,第一方阵的综合发展水平明显领先全国 平均水平且城市之间竞争激烈; 从区域看,“东强西弱” 的发展格局非常明显;从指标体系的六个分项看,创新驱动是发展的关键动力和转型升级的主要标志,但极化效应更为明显,是第二、三、四方阵的普遍短板。进入新时代,一方面,需要促进中国城市发展和转型由第一方阵向其他方阵扩散, 进而实现各层级和方阵间的平衡、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各大城市需遵循 “扬长、补短、抓关键” 的原则, 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提升自身综合发展水平。?
全文
[
PDF
1361.0 MB ] 2017.4 (4):3-26 浏览( 3814 )
论经济发展的本真复兴 ...
作者:
金碚
[摘要]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最能确保追求财富的自由选择和平等权利的制度和社会机制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以最强劲的动力推动经济飞速增长,使得人类发展取得辉煌成就,但同时也导致了无节制消费主义和财富欲望不可遏制等严重问题的出现并有可能日趋恶化。经济发展背离其本真性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人类发展需要进行第二次启蒙以实现其本真复兴。人类发展的本真复兴, 就是要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再次审视科学理性的根本价值目标。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而自然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人类只有在这样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中,才能生生不息、健康生存和繁衍。让经济发展的道路、模式、理念更自觉地体现其本真性, 将昭示人类发展的可持续增长前景和本真价值的真正复兴。
全文
[
PDF
1046.0 MB ] 2017.3 (4):3-15 浏览( 3711 )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
作者:
解振华
[摘要]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巴黎协定》的谈判、签署、生效以及履约等全过程的工作,中国政府对《巴黎协定》形成的全过程作出了直接的重要贡献。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不仅将绿色低碳发展视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应尽的国际义务,更将其作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需要。中国的绿色低碳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应当抓住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全文
[
PDF
938.0 MB ] 2017.1 (4):3-11 浏览( 3692 )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和实现机制 ...
作者:
庄贵阳 薄凡
[摘要]
在中国以往的发展政策和理论研究中,生态优先的价值导向模糊,导致实践中保护和发展相割裂,绿色发展难以触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创造性地把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结合起来,明确将生态效益、生态资本和生态规律置于首位,有助于在新常态下凝聚发展转型的共识,弥补生态欠账,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发展方式向绿色化转型。作者探究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思想背后的理论意蕴,指出生态优先是绿色发展的价值导向和前提条件,绿色发展是生态优先的实现路径和支撑条件。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需要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创新驱动机制和分类指导机制,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全文
[
PDF
977.0 MB ] 2017.1 (4):12-24 浏览( 3939 )
京津冀协同治理研究:模式选择、治理架构、治理机制与社会参与 &n...
作者:
王欣
[摘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战略,需要相应的跨区域治理架构和机制作为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作者应用制度分析视角和方法,从治理模式选择、治理结构搭建、治理机制设计及社会参与引导四个维度入手,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实进展和面临问题,在分析借鉴国外大都市区域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综合治理体系。作者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在模式选择上,突出功能中心,弱化行政中心,采取国家战略统筹下的基于功能中心定位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在治理结构上,构建横向涵盖包括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在内的多领域,纵向贯穿中央、地方政府和社会层面的多层次的协同治理架构;在治理机制上,综合运用行政管理、市场配置和社会网络等方式,构建激励相容的资源投入、协同合作、利益分配和制衡监督机制;在社会参与上,通过利益相关者管理将社会组织纳入协同治理系统之中,探索运用PPP等模式创新,构建政、商、民利益联合体,推进跨区域治理的多元化实现。
全文
[
PDF
1198.0 MB ] 2017.2 (4):16-33 浏览( 3786 )
中国城市生产率变化和经济增长源泉:2001~2014...
作者:
刘建翠 郑世林
[摘要]
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研究的核心, 也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点所在。 作者以中国4个直辖市和283个地级市2000~2014年的数据为基础,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测算了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和各要素投入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研究结果表明:①2001~2005年,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但2005年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物质资本驱动特征;②受资源型产业和重化工业产能过剩影响,2012年以来中部区域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程度最高,呈现出“粗放”特征,2014年中部城市物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分别为127.77%和-36.6%; ③按照不同类 型城市分组来看,2012年以来四线城市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出现大幅下降, 而一、 二线城市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出现了复苏迹象。
全文
[
PDF
1348.0 MB ] 2017.3 (4):16-36 浏览( 3414 )
东北振兴战略是否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
作者:
赵勇 刘金凤 张倩
[摘要]
东北振兴战略作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实施效果的评价,不仅有助于客观认识其本身的实施成效,还有助于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和其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作者在1994~2015年中国20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了东北振兴战略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效应。研究发现,东北振兴战略既没有明显促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也没有明显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应注重区域政策设计的长期结构调整导向,改进区域政策设计的援助方式,提高区域政策执行的到位性和协同性,完善区域政策执行的体制和制度保障。
全文
[
PDF
1072.0 MB ] 2017.4 (4):27-46 浏览( 3700 )
城市影响力及其测度——基于200个中国城市的实证考察
作者:
刘彦平
[摘要]
城市影响力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话语权的体现,也是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的重要表征。在研究文献基础上,作者构建了城市影响力指数框架,并对全国200个城市的影响力进行了测评。研究发现,宜居、文化等因素对于城市影响力的重要性凸显,传播影响力的作用则有待提高。结合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挑战和机遇,作者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城市影响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对接国家顶层战略、推进城市营销治理转型、升级城市品牌意识以促进城市的错位竞争和协同发展、促进城市影响力的均衡发展、提升城市互联网营销能力等。
全文
[
PDF
1191.0 MB ] 2017.1 (4):25-41 浏览( 3921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生态治理的对策研究  ...
作者:
于法稳
[摘要]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工业企业向广大农村转移的同时,也将污染蔓延到广大农村。农村生态治理不仅包括自然资源及其环境的破坏、工业企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及畜禽养殖污染,还包括农村生活环境恶化。当前,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往往是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从而导致农村生态治理存在理念缺失、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支撑能力弱、机制保障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为切实推进农村生态治理进程,各级政府应将其与新型城镇生态建设放在同等地位,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村生态治理设施;三是创新与整合技术,支撑农村生态治理;四是创新治理机制,提升农村生态治理水平。
全文
[
PDF
1074.0 MB ] 2017.2 (4):34-49 浏览( 3535 )
1
2
3
您是第 2764220位访问者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7号《生态文明研究》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博渊星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电话:010-6336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