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研究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帮助中心
首 页
期刊介绍
顾问编委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微信号:uesjournal
期刊检索
全部年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0 年
全部期
No.1
No.2
No.3
No.4
关于本刊
主管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单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创刊时间
:2014年9月
邮发代号
:82-247
国外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国外代号
:BM2001
国内刊号
:CN 10-1979/C
国际刊号
:ISSN2097-454X
首页
>
期刊目录
碳排放权交易的实践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一个文献综述
作者:
史丹 张成 周波 杨璐
[摘要]
作为一种以产权理论和市场交易手段为核心的减排机制, 碳排放权交易对于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在先期开展的七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之后,中国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 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者从碳排放权交易理论的发展历程、与征收碳税的减碳机制比较、碳排放权交易的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这四个维度,系统归纳、梳理和评价了有关碳排放权交易的最新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碳排放权交易领域未来可能拓展和细化的研究方向,以便为研究我国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节能减排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
全文
[
PDF
1099.0 MB ] 2017.4 (4):93-110 浏览( 4254 )
空气质量对股票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
作者:
孟祥旭 李增刚
[摘要]
作者以PM2.5为例,实证研究了空气污染对股票市场投资行为 的影响,找出了金融中心城市PM2.5浓度的变化与股票市场收益率之间的联系,从而为环境质量影响经济绩效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在上海,PM2.5浓度增加一个标准差会使第二天上证综合指数的收益率降低0.18%,并且结果是稳健的;而由于深圳全年空气质量较好,PM2.5浓度尚未达到影响人们股票投资行为的程度,因而PM2.5浓度的变化对深证综合指数日收益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尽管投资者在地理上非常分散,但因为金 融中心城市的股票市场影响力量较集中,所以当地空气质量会对股票市场收益率产生影响。作者探讨了其中的作用机制,即空气质量影响健康,健康的变化又会影响股票投资者的情绪和认知, 进而影响股票投资决策,并影响股票市场收益率。
全文
[
PDF
1036.0 MB ] 2017.4 (4):79-92 浏览( 3878 )
中国林业生态安全综合评估:基于时空格局分析
作者:
鲁莎莎 姚月 张大红 米锋 顾艳红 高显俊
[摘要]
林业生态安全是指森林、 湿地和荒漠三大生态系统处于安全且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得到保证的状态。作者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林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并测度了1999~2012年中国及31个省份森林、湿地、荒漠及林业系统的生态安全指数和相对指数,深入剖析中国林业生态系统 及其三大子系统的生态安全时空演变与地域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安全呈持续改善趋势,三大林区的森林生态安全状况明显优于其他地区,东部和中部地区森林生态安全改善显著,西部部分地区则有退化迹象。②湿地生态系统安全状况总体呈现一定程度恶化,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西南地区湿地生态安全整体水平较高,上海及河南的恶化程度较为严重。③荒漠生态系统安全状况呈大幅度波动且有小幅度恶化态势, 南北差异显著,秦岭— 淮河线以南明显优于以北地区, 但以南地区有退化趋势,而以北地区呈现改善态势。④中国林业生态安全指数由1999年的0.5567增加到2012年的0.5813,林业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呈改善趋势。在空间上呈现 “南高北低” 的分异规律,长江以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林业生态安全水平较高,中部和南部省份的林业生态安全改善最为显著,新疆、宁夏、西藏等地的林业生态安全需重点关注。
全文
[
PDF
1220.0 MB ] 2017.4 (4):61-78 浏览( 3877 )
日本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的历程、特征与启示
作者:
胡安俊 肖龙
[摘要]
日本是亚洲最早实行国土规划的国家。自1950年制定 《国土综合开发法》以来, 随着国土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变化,日本先后制定实施了六次国土综合开发(形成)规划,极大地促进了国土空间的优化与均衡发展。作者首先回顾以问题为导向的日本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的背景和演化历程,进而从规划理念、产业特征、空间模式、实施主体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日本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的演化特征。最后,结合当前中国国土开发面 临的经济放缓、发展不平衡、编制程序不规范、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等突出问题,从国土规划理念转变、定居圈建设与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官产学结合与公众参与、国际竞争与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等方面讨论了日本国土综合开发规划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全文
[
PDF
1078.0 MB ] 2017.4 (4):47-60 浏览( 3906 )
东北振兴战略是否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
作者:
赵勇 刘金凤 张倩
[摘要]
东北振兴战略作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实施效果的评价,不仅有助于客观认识其本身的实施成效,还有助于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和其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作者在1994~2015年中国20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了东北振兴战略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效应。研究发现,东北振兴战略既没有明显促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也没有明显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应注重区域政策设计的长期结构调整导向,改进区域政策设计的援助方式,提高区域政策执行的到位性和协同性,完善区域政策执行的体制和制度保障。
全文
[
PDF
1072.0 MB ] 2017.4 (4):27-46 浏览( 3831 )
中国大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层级与方阵
作者:
倪鹏飞 王雨飞 丁如曦
[摘要]
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测度是个重要问题。基于新发展理念,遵循发展水平测度的相关原则,作者构建了由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绿色生态、开放互联和基础设施等六个分项组成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国家颁布的最 新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对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69个样本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全国大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极化现象较为严重;从层级看,样本城市可大致分为四个方阵,第一方阵的综合发展水平明显领先全国 平均水平且城市之间竞争激烈; 从区域看,“东强西弱” 的发展格局非常明显;从指标体系的六个分项看,创新驱动是发展的关键动力和转型升级的主要标志,但极化效应更为明显,是第二、三、四方阵的普遍短板。进入新时代,一方面,需要促进中国城市发展和转型由第一方阵向其他方阵扩散, 进而实现各层级和方阵间的平衡、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各大城市需遵循 “扬长、补短、抓关键” 的原则, 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提升自身综合发展水平。?
全文
[
PDF
1361.0 MB ] 2017.4 (4):3-26 浏览( 3976 )
低碳发展背景下康养和旅游的关系及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实践
作者:
[摘要]
2017年6月13日~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广元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 (2017·经济学) ——低碳发展与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中国·广元) 国际论坛”在四川省广元市顺利召开。论坛围绕低碳发展和生态康养旅游的主题,就低碳发展转型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培育以及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发展经验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将健康养生与旅游相融合,是一种新兴的低碳产业、 绿色产业,为区域和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发展生态康养旅游既符合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顺应全球绿色发展转型的趋势,又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优质生态产品和健康养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密切相关。《城市与环境研究》编辑部也就相关问题对北京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名誉院长李晓西教授进行了专访。
全文
[
PDF
893.0 MB ] 2017.3 (4):106-112 浏览( 3759 )
能源消费研究进展评述与展望 &nbs...
作者:
吴利学
[摘要]
能源消费既是“长期问题”, 又是“短期问题”。与产出等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类似,能源消费变化也同时包含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两个方面,且二者的基本特征和影响机制存在着本质性差别。只有区别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才能更为准确地认识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决定机制。 尽管中国能源问题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对短期变化重视不足,尤其对于能源消费短期波动的特征、机制、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的分析不够充分和完善。作者在梳理国内外能源经济, 特别是能源效率研究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阐述能源消费短期波动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评述能源消费波动相关研究的进展,并展望未来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
全文
[
PDF
1080.0 MB ] 2017.3 (4):92-105 浏览( 3654 )
工业园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  ...
作者:
禹湘 王苒 武占云
[摘要]
工业是中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工业园区是中国工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为促进工业园区的低碳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3年联合组织开展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作者选取参与试点工作的18家工业园区为样本,采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科研投入等因素对工业园区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园区生产总值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 且二者呈现倒U型关系,证明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能源强度与园区碳排放显著正相关;产业结构和科研投入对园区碳排放影响也十分显著,且均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对减少园区碳排放的效果还不明显。 研究结果表明应采用差异化的低碳发展路径来实现工业园区的低碳发展。
全文
[
PDF
1036.0 MB ] 2017.3 (4):80-91 浏览( 3650 )
保障性住房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 &...
作者:
张小溪 郭路
[摘要]
面对政府间接调控越调越涨的现象,作者从保障性住房视角出发,基于静态一般均衡框架,分别构造了包含商品性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模型。在满足生产规模不变和边际效用递减的情况下,求出均衡解,并对所求出的均衡进行了福利分析。作者发现通过提高高收入人群的税收来建设保障性住房,比通过提高企业的税收更加有效;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不仅能增加低收入人群的福利水平,也会增加高收入人群的福利水平。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将使得房地产企业对商品性住房的价格控制有所下降。最后作者认为在稳定保障性住房建设收入来源方面,政府需要设计合理的税收结构,对家庭部门征收一定的房地产税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全文
[
PDF
2507.0 MB ] 2017.3 (4):63-79 浏览( 3772 )
1
2
3
您是第 3014919位访问者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7号《生态文明研究》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博渊星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电话:010-6336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