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研究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帮助中心
首 页
期刊介绍
顾问编委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微信号:uesjournal
期刊检索
全部年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0 年
全部期
No.1
No.2
No.3
No.4
关于本刊
主管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单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创刊时间
:2014年9月
邮发代号
:82-247
国外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国外代号
:BM2001
国内刊号
:CN 10-1979/C
国际刊号
:ISSN2097-454X
首页
>
期刊目录
中国城市行政等级与规模增长
作者:
魏后凯
[摘要]
中国的城市具有鲜明的行政等级特征。按照行政级别和政府驻地,中国城市大体可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市、一般省会城市、一般地级市、县级市、县城、一般建制镇七级。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规模大小及增长与其行政等级的高低密切相关,随着行政等级的提高,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均呈现指数递增的趋势。从人口和用地规模增长看,行政等级较高的城市一般高于行政等级较低的城市。这种城市规模及增长的分异,受到政府资源配置行政中心偏向的重要影响,不同行政等级城市在权限设置、资源配置、制度安排等方面的差异,是造成这种城际分异的重要原因。在现有城镇体系下,行政中心偏向也是一种大城市偏向,二者起到了相互强化的作用,这种相互强化效应导致近年来行政等级较高的大城市过度膨胀和城市规模控制政策的失效。为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今后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资源配置的行政中心偏向,弱化行政等级的影响,以综合承载力作为城市规模控制的依据,以扩权为重点促进经济强镇发展,推动城际发展机会平等和权益公平。
全文
[
PDF
1147.0 MB ] 2014.1 (1):4-17 浏览( 7183 )
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福利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
诸大建 张帅
[摘要]
作者基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视角,采用人类发展指数和生态足迹作为分别衡量福利水平和自然消耗的指标,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将中国1980年~2008年的福利水平变化分解为自然消耗因素、生产效率因素和服务效率因素。实证结果表明:(1)自然消耗因素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福利水平提升的主导因素,对福利水平的拉动作用整体上在不断增强;(2)服务效率因素是福利水平提升的抑制因素,且抑制作用在逐年加强;(3)生产效率因素无论作为拉动因素还是抑制因素,贡献作用皆小于上述两个因素。分阶段的因素分解结果进一步确认了上述结论。结合中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国际前沿理论,作者认为中国福利水平提升需要由“自然消耗”型向“效率提升”型转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全文
[
PDF
1250.0 MB ] 2014.1 (1):18-33 浏览( 6487 )
中国产业转移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作者:
贺灿飞 周沂 张腾
[摘要]
产业转移正在重塑中国的产业地理格局,同时也推动了环境污染的扩散和转移。作者基于环境污染转移量的估计方法探讨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利用2003年~2009年全国两位数工业的二氧化硫(SO2)排放数据和各省份两位数工业数据,估算伴随产业转移的污染产生量及其空间差异和产业差异。研究发现:2003年~2009年,中国产业转移的空间梯度特征明显,产业主要从最发达地区向周边以及中西部地区转移,产业在不同地区的转移导致污染排放在不同地区之间重新分配。同时,污染产生量的空间转移具有明显的梯度特征。在2003年~2009年间。转出污染产生量最多的是上海、浙江、山东和山西等省市,而污染产生量转入最多的省份是山东、江苏、江西和河南。此外,污染产生量的转移具有明显的产业差异,造纸及纸制品业等轻工业的污染产生量主要向内陆地区转移,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则主要在沿海地区重新分布。今后中国内陆地区在吸纳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需要最大程度地减少产业转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全文
[
PDF
1886.0 MB ] 2014.1 (1):34-49 浏览( 6529 )
技术进步推动下的多国多部门碳排放与能源使用趋势
作者:
顾高翔 王铮
[摘要]
由经济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的提高所带来的过程技术进步可以降低中间投入的需求,从而减少对能源的需求,降低碳排放。因此,提高过程技术水平是各国减少碳排放量的重要途径。作者以2012年的Jin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基于一般均衡的多国多部门经济模型,并将其与RICE模型的气候系统相结合,建立了一个经济系统与气候系统相互作用的气候-经济集成评估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对不同过程技术进步速率下各国、各部门碳排放与能源使用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过程技术进步速率的提高可以使各国各部门的能源使用高峰和碳排放高峰提前。在三种情景下,中国分别在2034年、2030年和2022年达到碳排放高峰,而在较激进的情景3下,中国从2007到2050年的累计碳排放可以减小到93亿吨碳(Gigatonnes of Carbon, GtC),可以满足100GtC的排放目标。此外,随着过程技术进步速率的提高,中国和印度的减排潜力最大;在各行业中,能源业的减排潜力最大,服务业次之。
全文
[
PDF
1261.0 MB ] 2014.1 (1):50-67 浏览( 7868 )
中国碳排放的空间分布格局——基于极化指数的分析
作者:
陈浩 郝宇廖华 魏一鸣
[摘要]
在归纳梳理了国内外碳排放空间分布极化现象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利用中国29个省份1995年~2011年间的人均碳排放数据,计算出了表征中国省际人均碳排放分布极化程度的EGR指数、DER指数和Wolfson指数,分析了极化程度在样本期内的变化趋势,并利用DER指数的分解特性剖析了极化程度变化的原因以及中国碳排放空间分布格局中“极”的变化,最后得出了中国省际碳排放空间分布极化程度在样本期内呈现出下降趋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各省人均碳排放相对差距的减小等结论。基于本文的测算结果,提出了政策制定者可以适当增强碳减排政策的普遍适用性,减少对一些地区的优惠政策以及利用极化指数辅助碳减排政策的设计和成效检验等政策建议。
全文
[
PDF
1161.0 MB ] 2014.1 (1):68-79 浏览( 6597 )
城市居民气候灾害风险及适应性认知分析——基于上海社会调查问卷
作者:
谢欣露 郑艳
[摘要]
快速城市化、人口和产业聚集加剧了城市的气候暴露度和脆弱性,导致城市气候风险增加。气候适应治理是政府和公众共同减小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进程,气候适应障碍主要来自于适应主体的认知和行为。上海是典型的三角洲型河口城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使其面临巨大的气候变化风险。通过对上海居民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居民对全球、上海市及自身的气候风险评价逐渐递减,这种认知倾向不利于其自身加强气候适应能力建设以及构建社会风险共担的气候适应治理机制。居民与科学研究者、决策管理部门的气候风险认知差异较大,表明不同利益相关者在气候风险沟通机制上存在障碍。对此,政府部门应加强科普宣传和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在参与气候风险治理中的地位;加强公共服务领域的适应能力建设;关注气候脆弱群体,促进社区和居民适应能力建设。
全文
[
PDF
1096.0 MB ] 2014.1 (1):80-91 浏览( 7155 )
城市群的形成机理研究
作者:
张燕
[摘要]
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受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同时也有其内在的一般规律。借鉴管理学鱼骨因果解析法和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思想,作者提出了城市群形成的NDESR机理模型。该模型由先天条件集、驱动力集、机理作用集、现状与趋势集和反应集五个主体构成,其中,要素流动的黏融效应、知识积累的柔性效应、产业分工的耦合效应以及城市增长的共生效应是城市群形成的内在作用机理,驱动城市群从无到有、从发育雏形向成熟的高级形态演化。
全文
[
PDF
2064.0 MB ] 2014.1 (1):92-104 浏览( 6208 )
保护运河遗产发挥其重要作用——傅崇兰研究员访谈录
作者:
[摘要]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贯穿南北的大运河是中国运河的主体形态,在2500多年的历史中所孕育的运河文化,沿线城市、乡村与运河生态环境,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士农工商的发展、人民的幸福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有将近一半时间与运河的开凿、使用相伴,为了传承更新,展现其新的生机活力,就需要了解运河的历史,科学、合理地开发、保护和使用大运河。推而广之,将大运河的经验扩展到全国,带动全国运河的保护,让祖先留下来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宝贵遗产在当代闪耀出璀璨的光芒。《城市与环境研究》编辑部就如何保护运河遗产,发挥其在当代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著名历史学家和城市规划学家傅崇兰研究院进行了专访。
全文
[
PDF
981.0 MB ] 2014.1 (1):105-111 浏览( 6397 )
《当代中国城市化及其影响》出版
作者:
[摘要]
全文
[
PDF
127.0 MB ] 2014.1 (1):112-112 浏览( 4086 )
1
您是第 2764196位访问者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7号《生态文明研究》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博渊星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电话:010-6336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