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ESG评级与制造业企业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研究作者:李钢,熊昭
- [摘要]企业的 ESG 表现受到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关注, 对企业经营产生持续深远影响。与此同时, 传统企业内部效率评价指标, 如 TFP 和 GTFP 等, 仅刻画了企业在某些特定领域的效率, 需探索更加全面的效率评价指标。 作者基于 2009—2022 年制造业上市企业的数据,通过引入企业与绿色发展相关的非期望产出、 与包容性发展相关的非期望产出, 构建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IGTFP) 指标体系, 全面衡量企业的表现。 在构建以上内部指标的基础上, 作者进一步检验 ESG 评级这一外部评价体系对企业内部运行效率的影响。 研究表明,ESG 评级可显著提升企业的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这一促进作用在大规模企业、 国有控股企业和行业高竞争度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ESG 评级通过增加环保投入、 提升企业关注度、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创新效率影响企业的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应进一步完善 ESG 相关政策框架, 鼓励企业加强 ESG 建设, 同时对不同类型、 不同地区、 不同行业竞争度和不同规模的企业针对性施策, 助力企业提升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
全文[ PDF 1.0 MB ] 2025.3 (12):30-44 浏览( 12 )
|
|
|
|
|
|
|
|
|
|
|
|
|
|
|
|
|
|
- 基于多主体代理模型的屋顶分布式光伏采纳及扩散激励机制分析作者:赵晓丽,曾筠,孙楚钰
- [摘要]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分布广、 潜力大的特征。 为研究如何促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增长, 本文整合了多主体代理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 构建了屋顶分布式光伏采纳及扩散仿真模型, 将 “反馈” 机制 “政府信息干预” “企业与代理人交互模块” 加入模型, 更真实地刻画了光伏采纳决策及扩散过程, 并能更好捕捉到市场微观主体的动态变化。 基于该模型, 以北京市为例模拟了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在不同激励机制下的发展前景。 研究表明: 本文所构建的模型可以有效刻画建筑代理人的决策行为及其对激励机制的响应特征; 发现不同的激励机制, 如地方政府补贴、 建设示范项目和出资模式选择, 通过影响代理人的感知行为控制、 态度和社会压力, 对屋顶分布式光伏的采纳扩散产生显著的影响。 其中, 光伏企业出资模式选择对屋顶分布式光伏采纳影响最大。 进一步地, 通过比较不同商业模式下的建筑代理人收益, 发现 “全额出资” 模式与租赁模式相比更有利于促进屋顶分布式光伏采纳。 最后, 提出了鼓励 “全额出资” 模式以及扩大光伏安装示范项目比例等促进屋顶分布式光伏采纳的政策建议。
-
全文[ PDF 1.0 MB ] 2025.3 (12):55-70 浏览( 18 )
|